《大富翁10》热销换来的却不是粉丝们感动的赞赏
发布时间:2021-11-29 10:03 点击:
曾几何时,提到“国产游戏”,国内玩家一定会想到“国产三剑”和“大富翁”系列。
“三把剑”+“垄断”,大宇占了三
1989年推出的原版《大富翁》,不仅是大宇最早的成功作品,也为几代中国玩家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游戏时光。2016年,姚庄贤宣布《大富翁》系列告别单机拥抱移动端,让不少忠实粉丝唏嘘不已。
值此系列30周年之际,今年9月官方宣布《大富翁10》将重返Steam单机版,让系列的死忠粉们欣喜若狂。游戏正式发布后,很快就登上了Steam热榜。不过,《大富翁10》的热卖并不是粉丝的欣赏,而是“多为差评”。
截至撰写本文时,Steam 收到的 2,372 条“大富翁 10”的评论中只有 33% 是正面的,总体评价为“大多为差”。玩家的不满主要在于游戏的节奏感和平衡性,玩法内容也没有前作丰富。还有死机、服务器连接困难甚至macOS无法下载等诸多问题。
从多代人的童年记忆,到如今的“多半是差评”,回顾整个《大富翁》系列的历史,真的很尴尬。
以垄断取胜的“大富翁”,前身是反垄断新棋联盟棋盘游戏
《大富翁》系列的前身是1930年代派克兄弟推出的新棋联盟桌游《房地产大亨》(Monopoly,意为“大富翁”,也译为“大富翁”),以及《房地产大亨》 《大亨》 《斗地主的游戏》的前身是1903年由美国反托拉斯主义者丽兹·玛吉(Lizzie Magie)创作的新棋联盟桌游《斗地主的游戏》。所以回想起来,这个玩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。
起初,《大地主的游戏》是玛姬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而创作的。她在游戏中设计了两套规则:一是“反垄断规则”,所有玩家共同创造财富,大家共同获得奖励;另一种是“垄断规则”,玩家之间必须相互竞争,目标是对待自己以外的人。玩家被迫破产。讽刺的是大富翁 桌游,“垄断规则”让《斗地主的游戏》大获成功。
Liz Maggie 和“主权者的游戏”
从 1906 年到 1930 年代,Maggie 开发了几个不同版本的“地主游戏”。根据《基督教科学箴言报》发表的公告,1932 年,费城一位名叫查尔斯·达罗 (Charles Darrow) 的人宣布,他拥有某个版本的《主权游戏》的版权,并将其命名为“房地产”。“垄断”并卖给了帕克兄弟。
查尔斯·达罗演奏《房地产大亨》
后来达罗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百万富翁游戏设计师,而玛姬则于1948年在抑郁症中去世。直到1973年,“玛姬才是《地产大亨》的真正创造者”才为世人所知。
当时,一位名叫 Ralph Anspach 的经济学教授发布了一款名为“反垄断”的 新棋联盟 棋盘游戏,该游戏被《房地产大亨》的版权所有人帕克兄弟提起商标侵权诉讼。在诉讼过程中,“地产大亨”和“大地主游戏”的由来逐渐被查明。

拉尔夫·安斯帕奇
随着帕克兄弟将《地产大亨》带到世界各地,《地产大亨》也进入了华语圈,先后在港台地区推出中文版。后来孩之宝收购了帕克兄弟,《地产大亨》在玩具巨头的大力推动下走红。
孩之宝的《地产大亨》
个人电脑兴起后,以《地产大亨》为题材的电子游戏开始出现。与实体版《地产大亨》相比,电玩版不仅让玩家可以单独玩,不再需要召集几个朋友一起玩,还简化了一些规则,变得更容易上手。
1990年代前后,台湾出现了很多以《地产大亨》为题材的PC游戏,包括大宇出品的《大富翁》。
“垄断”上坡
原版《大富翁》由“剑之父”姚庄贤自主开发,传闻是他走向大宇的“垫脚石”。游戏得到大宇车主李永进赏识,版权以新台币10万元买断。姚壮贤进入公司时,大宇成立才一年左右,一共有四名员工。
第一代“大富翁”
经过三个月的打磨大富翁 桌游,原版《大富翁》于1989年12月推出,当时台湾PC玩家普遍使用单色显示器,声卡太贵,所以原版大富翁只有单色屏,没有bgm。